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其它   
其它
2012国家公务员申论备考:《求是》精选三十三
http://www.gdgwyw.com       2011-11-09      来源:广东公务员网
【字体: 】              

在新形势下大力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
(蔡 奇)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党内生活和党的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任何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法宝。站在“十二五”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传承党的优良作风,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继续谱写科学发展的新篇章,是对建党90周年的最好纪念。

 

  一、继承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根本要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当前应当着重做到“四个坚持、四个防止”:

 

  第一,坚持理论武装,防止门面包装。理论联系实际,首要的是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现在,领导干部文化程度都比较高,理论水平也不低,但存在着学归学、讲归讲、做归做,理论和实际两张皮的现象。一些同志一边喊着科学发展观的口号,一边大搞唯GDP、唯发展速度、追求短期政绩,学习仅仅成了装门面、图好看的表面文章,少数同志甚至把理论学习作为当官升迁的资本。科学理论是望远镜,能帮助我们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科学理论又是显微镜,能帮助我们当“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时候,见微知著;科学理论还是放大镜,能帮助我们运筹帷幄之中,把握全局。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做到知行合一、学用合一、真学真用,才能不断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坚持调研开路,防止唯上唯书。理论联系实际,前提在于认识实际、把握实际。调查研究是掌握实情、联系实际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凡是在制定重要政策、决定重要事项、作出重要决策前,都应该深入调研,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使工作目标、思路和举措更加符合实际。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习惯坐在机关里看材料、听汇报,对上级精神简单作“二传手”,对下面情况若明若暗。即使下去搞调研,也是基层事先安排好,走的是“固定路线”,听的是“标准答案”,看的是“示范样板”。这种“浅调研”、“被调研”的情况,容易导致情况不明决心大,“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调查研究也不能为调查而调查,更不能带着框框下去找答案,要真正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防止思维定势。理论联系实际,要紧随发展变化,打破习惯思维,勇于改革创新,开创工作新局面。要创新发展观念,不论是书本上讲的、以往政策规定的,还是过去实行的、别人干过的,只要与当前实际情况不符合,与科学发展要求不适应,都要敢于突破、敢于革新。要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掘潜在优势,用好各种有利条件,善于因地制宜、独辟蹊径,努力抢占先机、赢得优势。要创新发展要素,着力破解土地、环境、能源等传统要素制约,更加突出人才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要创新发展体制,进一步加快科技、金融、商贸、卫生等各领域改革,推动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四,坚持科学发展,防止盲目蛮干。理论联系实际,关键是要尊重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又逢省市县乡换届之年,这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坚持科学发展是一个重要考验。开局之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集中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上来,决不能因换届分散精力、影响工作,确保“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换届之年,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从本地本单位实际出发,科学安排发展项目、重大工程、民生实事和建设资金,防止为换届“搞形象”、“冲政绩”。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围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努力创造经得起群众、历史和实践检验的实绩。

 

  二、继承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否密切联系群众,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成败。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

 

  第一,基层至上、群众第一,真正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眼睛向下,这是对党员干部的一贯要求。对下负责、对群众负责,说到底也是对上负责、对组织负责。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想一想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群众参与作为第一路径,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请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从群众的意见中来反思改进我们的工作,真正使群众满意成为我们最大的政绩追求。浙江省在修改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评“一个意见、五个办法”中,增设了群众满意度指标,权重达到了20%,其目的是引导干部眼睛向下,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风向标和晴雨表。

 

  第二,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始终与人民群众在一起。干部与群众是鱼水关系,离开了群众,就一无所有。现在,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渠道很多,但是,走到群众中进行面对面交流,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受群众欢迎。只有下到基层去,走到群众中间去,才能吸收到机关里所得不到的养分,制定的各项政策措施才能真正落实、管用。领导干部要学鸬鹚真正一头扎下去,而不要像鸭子浮在水上。下基层要多走乡间小道,做到“四多四少”:多些飞行检查、少些事先安排,多搞蹲点调研、少些走马观花,多到矛盾一线、少些绕道躲避,多些轻车简从、少些繁文缛节。

 

  第三,多办实事、多解难事,努力做一个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群众认干不认说。干部心里装着群众、真心为群众办事,群众就会支持你、拥护你。如果光说不练,群众就会疏远你、抛弃你。焦裕禄、孔繁森、谷文昌、王伯祥、沈浩、杨善洲等党的好干部,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树起了永远的丰碑,不仅因为他们人格官品堪称表率,更因为他们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能够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为官从政的最高境界,也是对干部的最大褒奖。领导干部应该珍惜在岗位上的难得机会,关注民生民情,多办实事好事。围绕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重大民生问题,列出清单,排出计划,力争每年都能够办几件实实在在的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第四,网络互动、双向交流,切实提高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对现实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善于通过网络了解舆情,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增强网上群众工作的主动权,是领导干部必须掌握的一项新本领。领导干部应当主动学网、用网,善于利用网络平台与群众沟通互动,使网络真正为我所用。当前,微博已经成为网上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其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微博这一阵地,与网民平等交流对话,增进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三、继承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就是要坚持党性原则、加强党性修养,促进党内生活健康发展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重要的防错纠错机制,对于促进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和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思想的常涤常新,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党内生活局面。

 

  第一,讲真话、实话、心里话,不当“老好人”。现在干部队伍中“老好人”现象突出,一些同志不愿意讲真话、讲实话。看到同志有问题,不愿指出;发现工作有过失,视而不见;有的单位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评功摆好会。“老好人”看似与人为善,实际上是自私,说到底是怕得罪人、怕丢选票。讲真话,这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领导干部要带头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并且要愿意听真话、听心里话。组织上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敢讲真话、实话的干部,让“老好人”没有市场,让讲真话、实话、心里话形成风气。

 

  第二,听得进批评的声音,不当“孤家寡人”。勇于接受批评,体现了一种胸襟和气度,是政治上的成熟。一些干部在刚走上领导岗位时往往比较谦虚,随着职位的提升,渐渐迷失了自己,只愿听好话、不愿听诤言。批评如同良药,能使人防微杜渐、悬崖勒马。一些干部出问题,往往不是事先没有苗头,也不是没有人觉察,重要原因是干部自身不愿接受善意的提醒和批评。一个班子里,“鸦雀无声”未必是好事,当身边没有批评时更应该倍加警醒。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要有宽阔的胸怀,允许有不同的意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三,光明磊落、胸襟坦荡,不当“两面人”。光明磊落、胸襟坦荡,不仅反映了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而且体现了领导干部的人格魅力。坚持原则、表里如一的干部,往往为人所称道;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干部,则为人所不齿。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官德”修养,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说的做的一个样,努力做一个敢于直言、光明正大的人,做一个心底无私、阳光灿烂的人。

 

  第四,提倡纯洁的同志关系,不当“江湖人”。所谓同志,就是志同道合,是为了追求党的共同理想而走到一起的人。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称谓,体现的是一种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生死相依的关系。以前,大家都互称同志,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现在,党内生活存在庸俗化倾向,一些人相互之间不称同志,叫老板、称兄弟。表面上看是一种称谓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一种不良的风气。一些干部热衷于团团伙伙搞小圈子,正常有效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有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有团结和共同进步。有纯洁的同志关系,相互之间多些关心、多些帮助、多些提醒,才能促进党内生活健康正常,形成团结、和谐、进步、发展的兴旺局面。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

 


充分发挥银行监管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刘明康)

 

  银行监管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变革仍在持续,我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也进入了攻坚期,面对复杂形势,银行业要谋远而变,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银行业稳健运行是国民经济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在社会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中坚作用。在我国融资结构中,外部资金来源绝大部分依靠银行,这就使得银行成为社会最大的平衡器。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引导下,银行通过信贷政策的实施,利率、信贷规模及资金投向的调节,实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为国家经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并成为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有效的银行监管对于银行职能发挥至关重要。个体银行有着天然的冲动去追求更高杠杆率、更大资产规模,以及谋求实现跨业、跨境经营,这就注定了金融体系具有内在脆弱性。必须以严格的银行监管来实施约束,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如果监管不到位,金融机构行为失范,过度逐利,就很可能积聚系统性金融风险,严重的会导致危机爆发,并最终损害到实体经济。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达成一个共识,就是金融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30年间,在市场至上的理念下,西方发达国家见证了所谓的“金融自由化”,即大规模放松金融管制。此外,资产证券化等“影子银行”业务蓬勃发展,越来越多与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相关的金融活动游离到了监管视野之外。最终,酿成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充分说明,不能盲目依赖和夸大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宏观层面的审慎监管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是不可替代的。

 

  二、强化监管实践,推进宏观调控

 

  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银监会实施一系列逆周期的审慎监管措施,资本质量和水平、大额风险暴露、动态拨备共同构成了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三道防线。逆周期的监管政策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一道,构成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框架。

 

  合理控制贷款投放规模和节奏,促进信贷资金有效投入实体经济。近两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信贷业务呈现超常规快速增长,特别是2009年新增人民币贷款9.6万亿元,全年信贷同比增速达31.7%的历史峰值。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逐步趋稳,我们积极引导信贷投放回归常态。2010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9万亿元,增速回落到19.9%。为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信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我们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规范贷款业务流程,将贷款资金支付给合同约定的借款人交易对手,从源头上防范信贷资金被挪用风险,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积极支持经济结构调整,持续管控行业信用风险。过去几年来,我们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市场准入要求,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和企业的新增授信;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业务,推动银行业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积极稳妥发展并购贷款业务,促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整体竞争力;推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结合,进一步发挥银行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的积极作用。

 

  加强“三农”、小企业和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有效改善金融服务薄弱环节。在“三农”金融服务方面,我们推进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全覆盖,加大对在中西部和贫困地区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到2010年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数量达到395家,批准筹建114家,有力支持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小企业融资业务方面,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把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扩大小企业信贷投放作为战略重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109家商业银行成立了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在民生领域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大力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按照国务院关于稳定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要求,引导银行加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信贷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应对地震、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及灾后重建提供有效支持。

 

  加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房地产贷款等重点领域的系统性风险防范。一是加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自2005年地方融资平台信贷模式出现以来,我们就十分重视对此类贷款的风险防范,先后通过加强风险提示、整顿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签订的打捆贷款等举措,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确保风险成本和经营收益相匹配。二是持续防范房地产贷款风险。我们高度重视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房地产信贷安全,采取逆周期调节措施,强化对房地产信贷的管理,按照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要求,相继出台了“二套房”政策、完善了土地和在建工程抵押政策、督促银行实行房地产授信名单式管理,开展了房地产信贷以及和房地产紧密相关的钢铁、水泥、建材等行业信贷的压力测试,严密防范房地产信贷风险。

 

  三、强化微观内生动力,推进宏观审慎监管

 

  面向未来,银行监管将着重从微观内生动力和宏观审慎监管两个方面积极配合宏观经济政策,推动银行体系的改革、发展和创新,确保银行业持续稳健运行,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明确战略发展重点,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注重优化信贷业务结构,更好地发挥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一是积极支持消费发展。扩大消费需求是“十二五”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新型消费业态将不断发展。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深刻了解消费服务需求的重点和趋势,进一步丰富个人金融服务,提高财富管理水平。二是顺应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稳妥推进,继续提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镇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所需的住房、就业、就学等相关金融服务。三是继续大力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银行业要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缜密分析,长远布局,积极参与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银企共赢发展。四是继续加大对“三农”、小企业、就业、消费、节能环保、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促进区域协调以及经济、社会、环境的统筹发展。

 

  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推动内生治理机制建设。经过多年的深化改革,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建立了架构明晰、责权相适和管控有效的治理机制。但是,仍有相当数量银行奉行简单扩张型战略,粗放式经营依然存在。究其根源,发展方式滞后、内在治理机制缺失是重要原因。推动银行转变发展方式成为下一阶段银行监管的关键内容。一是要深入推进公司治理改革。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职责界面清晰、制衡协作有序、决策民主科学、运行规范高效、信息及时透明的原则,完善公司治理体制机制,强化银行股东的责任,强调董事会的“诚信义务”和“看管责任”,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监督评价体系和问责机制。二是加快考核评价机制改革。重点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转变考核方式,科学制定指标体系,加强资本管理抑制粗放扩张,加强横贯型管理考核发挥协同效应,加强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提升长远发展能力,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三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继续完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的总体框架,加快构建形成高效的风险战略传导机制,不断提升各类风险管理的精细度和前瞻性,并将良好的风险文化根植于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形成风险为本的管理文化。四是稳健推进综合经营发展。要按照“制度先行、风险可控”的原则,不断加强并表管理能力建设,强化集团层面的全面风险管理,并建立必要的综合化经营试点主动退出机制,以稳妥有序退出长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和集团平均水平的投资。要在明确综合经营战略、完善并表管理、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审慎开展综合经营试点。

 

  发展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提升金融体系的系统稳健性。“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充分反映了我国经济金融深化发展的宏观管理需求。我们将进一步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积极完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探索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机制,逐步构建起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预警和管理体系。一是重点建立与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和经济周期挂钩的监管制度安排,引入留存超额资本、反周期超额资本等监管工具,弱化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正反馈效应。二是加强对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研究实施更全面和严格的监管标准,提高监管强度和有效性,同时建立“自我救助”机制,降低“大而不倒”导致的道德风险。三是继续推进建立全球系统重要性机构协调监管机制,对于具有全球系统重要性影响的国际金融机构,要加强跨境危机处置安排,并有效降低风险的跨境传递。

 

  积极参与国际监管标准修订,稳步推进实施巴塞尔第三版协议。作为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的正式成员,我们全面参与了危机以来的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提高最终监管改革方案的科学性、维护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做出了贡献。在借鉴国际监管新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征求各方意见,初步拟定了实施国际新监管标准的基本原则,提出了资本、流动性、杠杆率、拨备比率等各项指标的具体标准和达标时间表,并着手根据国际监管改革成果,起草和修订各类监管制度,逐步推进国际新监管标准的全面实施。“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并行推进巴塞尔第二版和第三版协议的全面实施,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着力改进风险管理,提升核心竞争能力,为保持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和促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

 

 

多措并举稳定粮食市场 
(聂振邦)

 

  2010年是我国粮食市场形势极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粮食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深入分析粮油生产和购销形势,加大粮食宏观调控力度,有力地保证了粮食市场供应和粮价基本稳定,为国家管理好通胀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粮食供给形势总体良好,库存充裕,供求基本平衡,粮食安全有保障。当前,在国际粮食市场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国要实现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保持稳定的目标,重中之重就是要保持粮食市场稳定。

 

  一、保持粮食市场稳定的弦要始终绷紧

 

  粮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丰收,总产再创历史新高,为保持粮食市场稳定乃至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在国际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和多元市场主体等内部因素影响下,我国粮食市场供求波动性在逐年增大,加大了粮食宏观调控的难度。因此,越是在好形势下,我们越要居安思危,越要重视粮食安全,确保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保持粮食市场稳定是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需要。当前,种粮收入仍是农民特别是主产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历史经验证明,粮价大幅波动导致粮食市场不稳定,最终会损害种粮农民利益,影响粮食生产。粮价过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导致播种面积减少甚至弃种撂荒现象,这是显而易见的。适度提高粮价,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粮价大幅上涨同样具有抑制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一方面,农民会扩大播种面积和增加投入,部分粮食品种短期内将大幅增产,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现象,从而导致粮食价格下跌;另一方面,伴随粮价大幅上涨,土地等要素价格以及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往往也会上涨,种粮农民最终会因生产成本上升而无法得到粮价上涨带来的实惠。因此,从长远看,只有维护粮食市场稳定,才能从根本上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实现“为耕者谋利”的政策目标。

 

  保持粮食市场稳定是保护广大城乡消费者利益的迫切需要。粮食市场是联结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粮食市场波动不仅影响到粮食生产者,更会直接影响到广大消费者。当前,我国粮食等食品支出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中仍占较大比重。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1%,中西部地区和低收入家庭这一系数更高些,对粮食及其他食品价格变动也更敏感。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粮食市场基本稳定,就是保护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利益,这是当前改善民生亟待加强的基础性工作。粮食部门必须坚持“为食者造福”的理念,不断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防止粮价过快上涨,维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保持粮食市场稳定是实现管理通胀预期和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迫切需要。粮食是人的生存之本,粮食价格传导性较强,对食品和养殖业均具有较大影响。因此,保持粮食市场稳定,对于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乃至整个物价总水平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今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规范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收购秩序、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了实现管理好通胀预期、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抓住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牛鼻子”。

 

  二、当前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面临着新形势

 

  新世纪以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以及政策性粮食移库和竞价销售等政策得到实施,我国粮食购销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稳定粮食市场面临新的形势。

 

  粮食商品率逐年提高。近年来,我国粮食商品率逐年提高,商品量显著增加,全国各类粮食企业年收购量从2006年的4346亿斤增加到2010年的6022亿斤,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意愿强烈。主要原因:一是粮食连年丰收,与2005年相比,5年累计增产3700亿斤,增加的产量中绝大部分转为商品粮;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粮食生产呈规模化趋势,种粮大户增加,商品率提高;三是普通农户养殖家禽、家畜数量下降,直接饲料用粮减少。

 

  粮食市场主体更加多元。截至2010年底,全国具有粮食收购资格的经营者达到8.75万家,其中多元市场主体约7万家,在粮食收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数粮食市场主体规模小,经营分散,监管难度大。有不少市场主体在利益驱动下,不顾及国家粮食调控目标,甚至出现与国家政策背道而驰的行为。当市场行情不看好、粮价较低或下跌时,他们谨慎入市或者不入市,越跌越不收;当市场行情看好、粮价趋涨时,他们积极入市甚至盲目入市,越涨越抢收。近期以来,少数经营者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和抬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时有发生,在加大市场粮价波动的同时,增加了国家规范粮食收购秩序的难度。

 

  粮食库存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当前,我国粮食库存充裕,库存消费比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警戒线。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充分利用粮食丰收的有利时机,充实了地方粮油储备,2010年末地方储备粮和食用油比2005年末分别增加26%和208%,应对可能发生的市场异常波动的物质基础和能力显著增强。但目前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2010年政策性粮食销售力度加大,在当前粮食市场形势下,应准确把握政策性粮食的补库时机,以保证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

 

  销区对产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重心逐渐北移,向优势产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2009年,13个主产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74.8%,比2006年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河南等7个北方产区占43.3%,比2006年增加0.6个百分点;7个主销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为6.3%,比2006年下降0.8个百分点,产需缺口呈逐年增大趋势,对产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目前,粮食产销衔接机制还不完善,加之物流运输、仓储等因素制约,粮食区域平衡难度增大。

 

  城乡居民储粮行为发生变化。一方面,随着农民增收渠道拓宽,不少农民不再集中出售粮食,粮价上涨时往往出现惜售现象。另一方面,随着粮食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以家庭厨房为主的饮食消费习惯发生较大变化,存粮数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市场粮油供应减少或价格异常上涨,容易引发居民抢购甚至恐慌,保证成品粮油供应的难度增大。如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造成许多地方路断、桥断,为保证灾区群众、抢险救援部队和抢险救灾人员“有饭吃”,受灾地区粮食部门广大干部职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肩挑背扛、翻山越岭送粮送油,其供粮难度可想而知。

 

  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多。去年下半年以来,大豆、小麦、玉米期货价格上涨30%—50%。今年1月份,联合国粮农组织跟踪监测的全球粮价指数达到231点,连续7个月走高,创下199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2010年度全球农作物产量将减少2.1%,谷物供给量低于年度消费量,谷物期末库存预计降低到5.23亿吨,近期以来再次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在国内外粮食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国际粮食市场价格的大幅波动,增加了稳定国内市场的难度。

 

  三、多措并举保持粮食市场基本稳定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2011年要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要在连续7年增产增收的高基数上继续前行,农产品供给和市场价格要在多种影响因素叠加交织的高变数中保持稳定。当前,粮食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粮食工作的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做好粮食流通工作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继续抓好粮食收购,努力保证粮食供应,采取有力措施稳定粮食市场。

 

  一是抓好政策性粮食收购,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目前,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已公布,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执行预案,健全启动、补贴和监管机制。对玉米、大豆、油菜籽等品种,要适时采取临时收储措施,保持主要粮油品种价格合理。要重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创新收储方式,充分调动各方参与托市收购的积极性,保障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基本收益,确保农民余粮以合理价格出售,逐步形成农民种粮收入合理增长机制,让农民不仅“粮仓满”,更要“钱包鼓”。

 

  二是规范粮食收购市场秩序,形成方便农民售粮服务体系。要建立新型粮食购销服务网络体系,引导和规范各类粮食市场主体收购行为,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执行收购政策,强化为农服务意识,着力改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要加强粮食收购资格核查,落实粮食企业最高最低库存量制度,防止和打击无序收购行为。粮食收购期间,各级粮食部门要深入一线,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做到理解政策无偏差、执行政策不走样、落实政策不缩水,确保粮食收购市场平稳有序,让政府放心,让农民满意。

 

  三是切实加强储备粮管理,夯实稳定粮食市场的物质基础。要依靠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中央储备粮行政管理,提高中央储备粮管理能力和水平。要按照“优先保证口粮安全,同时兼顾其他用粮”的原则,优化储备粮品种结构。各地要在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完善制度办法、创新购销和轮换机制的同时,择机充实地方粮油储备规模。粮食销区要根据辖区内人口数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储备粮规模、品种结构和原粮、成品粮比例,继续充实成品粮油应急储备,保障调控市场和应急供应的需要。

 

  四是加强宏观调控,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要根据市场变化,科学把握储备粮投放、补库、轮换的时机和力度。继续分期分批安排政策性粮食竞价销售,适时调整销售品种、数量和底价,保证市场供应,稳定市场预期。对供需偏紧的粮食品种,继续做好中央和地方储备粮投放工作,重点保障主销区和大城市的市场供应,维护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继续推动粮食产销合作,适时组织好政策性粮食调运,促进粮食的区域平衡。

 

  五是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继续开展政策性粮食购销和库存例行检查,严格落实国家收购质价政策,严厉查处“转圈粮”、“出库难”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交易活动正常进行和已销售粮食及时出库。继续开展收购、储存环节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与抽查,推进国家粮食质量监测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继续加强食品安全法规的宣传工作,搞好“放心粮油宣传日”活动,推进“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作者:国家粮食局局长)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