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当中,与教育关联最紧密的时间,当属6月。这个月,除了因为高考、中考的相继举行而被称作“考试季”外,还有一个名字叫“毕业季”。后者,主要是就大学生而言。这几天,不但一年一度的高考在让人们持续高度关注,关于大学毕业生“被就业”的老问题同样再次引发了社会热议。
近日,多家网络论坛频现高校毕业生“被就业”问题的曝光帖。发帖网民多称,自己所在的高校为“刷高”就业率,无论是否实际就业都要求学生尽快寻找公司签订三方就业协议,并要求“先签就业协议,再拿毕业证书”,否则就不予毕业。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就网帖所涉高校开展调查,结果发现一些学生就业协议“假签约”现象确有存在,高校就业率水分仍需“挤干”。(6月8日 据新华社报道)
一个学生读书,只要在学校规定年限内,修完了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就应准予毕业,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这不但是教育惯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也有明确规定。但近几年里,部分高校却把学生的毕业与其是否就业挂起钩来,如果一个学生在毕业时还没有签下就业协议,即便学业优秀,那也“对不起”了。
重压之下,一些学生只好采取造假的手段。网友“黑风老尼”在新浪微博上说:“我同学倒好,开个小小复印店,经常有毕业生免费来做一个月,为的是弄个就业协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师告诉“中国网事”记者:“这两年我先后为几个学生托关系找公司签署了就业协议书,学生们都说不管是不是真的找到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毕业。”更为严重的是,高校对学生“签约才能毕业”的这一硬性要求,已在社会上催生出了不少“签约代理公司”,且大有要形成“黑色产业”的趋势。
无疑,高校如此提高就业率的做法,不但让自身形象受损,也侵害了学生的权利,至少他们要为签到假就业协议而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对于大学毕业生“被就业”现象,如果说教育主管部门无所作为,那有欠客观和公平,自这一现象出现后,人们可以看到,各地严禁高校把毕业证发放与就业协议签订挂钩之类的通知,是每年都在下发的。只不过,这些通知或禁令似乎并没有产生什么作用,以至于大学生“被就业”问题,年年都成为媒体和社会在6月份关注的焦点之一。
问题到底出在哪?在笔者看来,关键就在于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就业管理的内部制度设计。我们知道,就业率原本是用来反映高校专业培养与社会需求符合程度的一个参数,统计就业率,是为了合理确定专业开设、招生指标和招生规模的。而现在,它不但成了高校向上级争取拨款和物质支持的筹码,甚至还直接关系到老师的个人利益。这样一来,学校又怎能不挖空心思和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况且,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就业情况的掌握,也主要是依赖于高校提供的资料,这就更为大学生“被就业”的产生创造了机会和可能。
大学生就业,是个社会大事。抓好它,高校和教育部门责无旁贷。但毫无疑问,为追求数字好看,而把就业率“注水”,这就不只是不负责,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在为祸学生与教育。从去年开始,中学生参加高考,是要签订“高考诚信承诺书”的,如果几年大学下来,毕业之时却被要求和引导去干些不诚信的事情,这叫人如何理解?又算怎么回事呢?大学生“被就业”,这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丑陋的伤疤,消除它,有赖于教育主管部门尽快修正和完善高校就业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