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乳协官网发布消息称,中国乳协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对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赔偿基金的管理及支付等情况进行了通报。(6月7日人民网)
不知道新闻背景的还以为是中国乳协主动发布的信息,其实是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不断追问,中国乳协在以包括“国家机密”在内各种借口拒绝监督下不得已的回应。与媒体质疑的“婴幼儿奶粉事件医疗赔偿基金成谜”一样,中国乳协的这份说明也是迷雾重重。缺少凭据、缺少细节、缺少保障,是这笔11.1亿资金运作情况的三个特点。
中国乳协只将这11.1亿资金分为2亿长期赔偿基金和9.1亿急性救治和一次性赔偿的短期基金。在两大项之下,除了“截至2010年底,已有271869名患儿家长领取了一次性赔偿金”的说明,以及负责2亿医疗赔偿基金运作的中国人寿承诺不收服务费、管理费之外,再没有详细说明。一笔涉及多家乳制品企业、30多万受害者利益、11.1亿的资金,其运作情况浓缩到了不足1000字的情况说明里;这些粗线条的说明连一张凭据都没公开,又有什么说服力?
中国乳协说“目前,医疗赔偿基金总体运行情况平稳,未发生赔偿纠纷,有关部门也没有接到相关投诉”。既然运作平稳、未发生纠纷,也没有接到投诉,那为什么媒体在追问基金运作情况时遭到了各种理由的拒绝?为什么在反复求证的情况下中国乳协仅仅拿出如此语焉不详的情况说明?当中国乳协口口声声称没问题的时候,所谓的“没问题”又是靠什么制度、靠哪些监督来实现的?如果没有保障措施,公众又怎么相信运作良好呢?
此前,尽管赔偿基金留下的疑问接二连三,但无论是作为主管部门的中国乳协,还是基金托管方中国人寿都没有向当事企业说明赔偿基金的使用情况;而面对记者的不断追问,现在中国乳协的情况说明也没有给出任何凭证和详细清单。换句话说,当事企业和社会舆论的监督都没有在这笔资金的运作上起到作用。假如当事企业和社会舆论都被排除在这笔资金运作的保障之外,还有什么比这两个监督更有力、更积极?这笔资金运作又拿什么保证安全?
婴幼儿奶粉事件之后,摆在中国乳协面前有两个题:一个是让三聚氰胺彻底在中国乳制品行业消失,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另一个是做好三聚氰胺事件造成的30万受害者的后续医疗和赔偿工作。只有做好这两件事情,才能恢复公众对中国乳制品的信心,也才能树立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公信力。但很遗憾的是,三聚氰胺仍旧阴魂不散;后续医疗和赔偿资金的运作成谜,而中国乳协又谜对谜。中国乳协的工作什么时候才能及格?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