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热点时评
每日时评:“记者黑名单”能否换来食品安全
http://www.gdgwyw.com       2011-06-16      来源:广东公务员网
【字体: 】              

    在日前举办的“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表示,正在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以此打击他们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的势头。毛群安称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给国家的食品工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对媒体记者建黑名单,这样的举措又将卫生部置于舆论质疑中。其实,“黑名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误导公众传播错误信息”。至于媒体为何会“传播错误的食品安全信息误导公众”,在卫生部官员的认识里,“大多数问题出在了沟通不充分,并非有意传播错误知识,但有个别媒体就是有意的,就是为了新闻性。这和当前整个媒体环境有关系。”


  先不论卫生部官员的分析是否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媒体在食品安全的报道方面确实误导过公众。比如2007年3月媒体报道“毒香蕉”事件时,使用了“蕉癌”、“灭绝”、“致命”等词语,给民众带来恐慌,南方各地的香蕉纷纷滞销。受“毒香蕉”报道的冲击,海南蕉农每天损失1700多万元。而事实上,所谓“毒香蕉”只是一种由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学界称“巴拿马病”,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报道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不仅事关民众切身健康,而且关乎产品市场走向,所以媒体在报道时必须科学客观,必须把握好分寸,尽量避免出现“误导公众”的情况发生。但是,“拟对个别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建黑名单”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媒体不仅仅是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承担者,更应该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者、批评者。尽管有媒体由于各种原因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时误导了公众,但必须看到,误导公众的“诱因”是因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出了问题。


  建黑名单,于打造“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并无多大好处。在食品卫生安全报道方面,如果媒体报道的信息不够准确,政府部门出来辟谣澄清就好。现在的问题是,民众若是坚定地相信相关部门的辟谣,不实报道哪里还有市场呢?何况,卫生部官员也承认,误导公众的信息出现,也与卫生部和媒体沟通不够大有关系。


  既然如此,打造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一方面要努力锤炼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媒体沟通,及时披露真实信息,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才能为民众健康利益保驾护航。良性互动,比“建黑名单”有效很多。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