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开始,各高校开始招生大战。近来发生的诸多事件,给人的错觉是,大学重视生源。然而,所谓的“北清神话”以及名校“抢生源暗战”、“无间道”,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抢生源,而是在追求招生政绩,玩政策优惠和招生手段,变成一出闹剧。
何为真正的抢生源?应该是学生和学校双向选择。一名学生可以拿到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然后根据这所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誉和教育服务(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再做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而面对学生的选择,大学必须想方设法提高教育质量,争取获得考生的青睐。
但在我们的招生录取体系中,这根本不存在。在集中录取中,一名考生只能获得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就是说,学生在报考学校时,首要考虑的是自己能否被这所大学录取(无论是平行志愿还是传统志愿,都有填报志愿的风险),而难以考虑到能被哪个专业录取,以及录取之后获得怎样的奖学金。就是自主招生,也是和集中录取嫁接的,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只是获得在集中录取中的“录取优惠”而已,即可在一本线上录取,或者在该校当地录取分数线下20~60分录取,而获得这一优惠的前提是,考生必须把相关学校填报在A志愿或者第一志愿。
在这样的录取体系中,大学所能用的竞争手段,大多集中在招生时间和政策优惠上,比如,在自主招生中,笔试时间和确认资格时间提前,以抢占“先机”;在政策优惠上,用足“国家政策”,北大前不久就宣布,2012年校长实名推荐的录取优惠将调整为一本线上即可录取。而这样的竞争手段,从教育公平角度分析,是与公平背道而驰的。
更令人忧虑的是,大学如此“抢生源”,并不是真正重视人才培养,而只是获得一时的招生政绩,树立学校广受考生欢迎的形象。从人才培养分析,招生、培养和毕业,应该是一体的,也就是说,大学招来优质生源之后,应该重视对他们的培养。但对大学教育的调查发现,在新生入学阶段,宣布本年度招生业绩之后,看不到其他进一步的行动。近年来实行自主招生改革的大学,鲜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根本性改革的。也就是说,自主招生招来的学生,还是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培养,而在这些宣称要建设“研究型大学”的985、211院校中,教育教学的地位普遍低于科学研究,教授们把自己宝贵的时间用到申请课题、搞经费和写论文之中,普遍存在应付本科教育的情况。
这同样因为受教育者没有选择权———一名学生被大学录取之后,即便他对学校、专业十分不满,但他很难申请转学,转学既要受录取分数线限制,还要经过层层审批,除非他选择退学,或者等待学校淘汰,否则只能带着失望、不满情绪,在大学里度过四年。这种严格的、“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学籍管理制度,实质让大学没有重视受教育者权益的意识,也无生存的压力和竞争的动力。
要让大学真正“抢生源”,必须打破现有的集中录取制度,取消将大学分为“三六九等”的录取批次,实现学校的平等、自主招生,创造条件让每个考生可以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只需在现行的平行志愿基础上进一步改革,变一次集中投档一次成功投档机会,为同时投档多次录取机会即可———同时,建立学生的自由转学制度,允许学生“以脚投票”选择教育,这才能把学校的精力转向注重人才培养、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