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申论指导
广东公务员申论答题核心方法论(1)
http://www.gdgwyw.com       2013-07-24      来源: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本篇文章的目标是为广大考生进行公务员考试热点的梳理,提高各位考生在申论考试过程中对考试给定资料的社会认知程度,从而最终提高考生透过申论材料看"社会本质"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这里只是对申论答题的核心方法进行一般性的概述,以方便各位考生从宏观上把握申论答题的总体思路。


  一、答题宏观核心原则


  1.内容+形式原则


  通过阅读申论的作答要求,我们可以看到,申论每一道试题的组成分为两个大部分:试题的题干+答题的要求,也就是说,从最宏观的角度上看,试题本身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形式。同样,试题的评分标准也往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试题问题所应包含的内容要点,二是呈现内容要点时必须具有的形式。一句话,要想在一道试题上拿到高分,既要重视回答试题所需要的内容,同时也要高度重视试题内容呈现时的形式。如2011年地市级第一题:"'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同学们在作答过程中,既要回答问题的内容本身,即,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具体表现概括出来形成答案的内容,同时,还要在展现答案时,符合"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这样的形式要求。


  2.平面+立体原则


  由于省级和地市级考试的难度不同,所以,在材料的构成上也有所区别,具体说来,最重大的区别就是省级考试中的材料是"立体"的,而地市级考试中的材料是"平面"的。所谓"立体"指的是材料的构成是以一个主线为中心,将涉及这一主线的多个方面杂乱地在时间、空间中进行展开,从而使整体材料似乎呈现多个主题。也就是说,材料的主线并不是直接地呈现给同学们的,而是隐含于整个材料之中的,这就要求同学们在读材料的过程中,将所有材料的主题综合起来进行提炼,因此,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材料的"立体"本性,即要牢牢把握主线,而不是简单地主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深度,在论述时才能不至于偏颇与浅显。


  当然,任何立体都是由平面所构成的,如果说总行考试材料是"立体"的,那么分行考试则在很大程度上是"平面"构成,也就是说,出题者会很明确地在材料中呈现主线和主题,甚至材料主线和主题是完全重合的。事实上,申论平面的材料构成是很有特点的,这些材料一般是由现状、原因、措施、危害和意义等五种要素所构成,其中,危害和意义又可以统称为影响,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必须迅速地在材料中判断出来并作好适当地记录。


  二、概括问题的核心方法


  概括(述)试题作答就是在"扫读"的基础上将材料的内容进行快速必要的勾划和分类,初步筛选答题所需的重要信息。


  申论材料中的重要信息有一些明显特征,请同学们掌握好扫读时寻找重要信息的六条要决。


  要决一:基调性的观点是核心。重点掌握政府领导言论、专家分析、规章制度、民众呼声。


  要决二:分析性的语言须谨慎。分析性的语言一般出现在材料中的数据、故事情节、事例之后,要么紧接这些数据、故事情况或事例,要么是在这些数据、故事情况或事例之后的下一段或两段之中,同时,分析性的语言也有一些比较醒目的引导词,如"事实上"、"实际上"、"众所周知"、"从……上看"、"从……说来"、"通常说来"、"总之"、"从……中分析"、"据此"、"据分析"、"显然"、"我们的经验教训是"、"我们可以看到"、"……表明"等等。


  要决三:政治性的语言为重点。申论材料的主线一般都是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现象或事件,这些事件是有国家政策上的倾向的,而国家政策一个重大的特点是政治性的语言比较多,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转型"、"小康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改革"、"包容性增长"、"收入分配格局"、"新农村建设"等等。


  要决四:情感性的表达要领会。在申论材料中,有些带有明显性感情的表达往往暗含着命题者的倾向,而这些表达通常是通过褒义词或贬义词来展现出来的,所以同学们要留意这些褒义词或贬义词。


  要决五:陈述性的情节属背景。申论的材料之中,除了重要信息外,还有很多信息是铺垫性质的情节,也就是命题者告诉给我们的背景知识,常见的有四种情况:一是过程的叙述、二是表格与图形、三是材料大段的数字、四是说明的例子。对于这四种情况的材料,如果材料后的试题没有涉及到这些材料,同学们只须快速扫读,大致了解即可。


  要决六:常识性规律要牢记。所谓常规性方法是指的通用于中文材料的一般性规律,一般说来,一般性中文材料的重要信息通常出现在如下几个地方:一是段首尾。二是特殊关联词之后,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于是"、"还"、"否则"、"另外"、"并且"、"反之"、"进一步"等等,尤其要注意的是转折和因果联词。


  最后是规范作答,在这一步中,我们要考虑作答要求(形式)将前面寻找到的答案(内容)进行写作。一方面浏览一下问题,看看是否审题有误,另一方面,快速扫读全文中已做过记号的句子和词,检查和完善答案。首先直接用总括性的语言(必须完全自己提炼总结,绝对不能直接抄材料)直接解释试题中的问题,然后,从材料中寻找相应的信息对这个总括性的语言进行具体的论证。具体的论证就是一个一个的要点。

 

  申论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4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