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宝教育旗下公务员考试网站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主页  >> 行测资料  >> 其它   
其它
广东公务员行测言语中的儒家思想
http://www.gdgwyw.com       2013-01-24      来源:广东公务员考试网
【字体: 】              
  言语与常识两大模块,往往紧密联系,密不可分。以下所列举的许多言语题目中就带有很多的常识考点,并且都涉及儒家思想。广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gdgwyw.com/)提供一种言语与常识相结合讲解的思路,帮助考生高效复习:既可以复习言语题目,又复习了常识方面有关儒家思想的考点。以下我们就一起看这些例子:

  【例1】在古典传统里,和谐的反面是千篇一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以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中国人甚至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对于和谐的经典的认识与体现。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很发达,特别是一些中国乐器,像钟、罄、瑟等各种完全不同的乐器按照一定的韵律奏出动听的音乐,但如果只有一种乐器就会非常单调。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和谐观念源于中国古代音乐

  B.差异是和谐的一个必要条件

  C.中国人很早就产生了和谐观念

  D.音乐是对和谐的经典认识与体现

  本章孔子讲君子、小人的不同的处世之道。“君子和而不同”,是指君子能够同周围的人的意见和谐一致,但这种和谐一致并非与别人的意见简单的机械的等同,更不是与别人苟同。这里面当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自主性。至于“小人同而不和”则是指小人虽在一些问题上与别人的看法、意见一致,但是却很难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

  【例2】孔子尝曰:“未知生,焉知死?”生与死自孔子时起便是中国人始终关注的问题,并得到各种回答,尤其在汉代,人们以空前的热情讨论这两个问题,不仅是出于学者的学术兴趣,亦出于普通民众生存的需要。然而,正如孔子所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对生的问题的关注似乎远胜于对死的问题的追问。有时候人们确实觉得后者更重要,但这并非由于死本身,而是因为人们最终分析认为,死是生的延续。

  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孔子关于生死的看法对中国人产生深远影响

  B.生与死是中国思想史上长期受到关注的问题

  C.中国人对生与死的问题的讨论实际以生为旨归

  D.对生死问题的不同答案源自讨论者的不同观念

  孔子的人生哲学是现实主义的,他要求门弟子对现实的人生世相采取实用理性的态度。儒家只重视今生今世,教育人如何做人,如何成为高尚的君子。对于死,则表现为大大方方处之坦然,认为只有立足于人生,才能参悟死亡的真谛。由此可见,孔子对于鬼神的存在上,是采取一种两可的态度,不议论鬼神,却又不否定鬼神的存在。

  【例3】尽管新儒家学者无一例外地夸大了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是需要否定和批判的;但此种影响的实际存在倒确实是毋庸置疑的。

  这段话中的“此种影响”是指( )。

  A.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可能对社会发生的影响

  B.对儒家哲学作用的夸大所造成的影响

  C.新儒家学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D.儒家哲学在过去发生过的实际影响

  当代新儒家可分为三代,第一代是1921年至1949年,代表哲学家为熊十力、梁漱溟、马一浮、张君劢、冯友兰、钱穆;1950年至1979年为第二代,代表哲学家为方东美、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第三代是1980年至今,代表哲学家有成中英、刘述先、杜维明、余英时等。其中张君劢、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曾联署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强调“心性之学”为了解中国文化传统的基础。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的话题是言语类型题目中经常涉及的。在平常的复习中应该重视对于这类题型的把握,熟悉儒家的一些基本思想,既方便解题,又可以穿插一些常识的知识点,一举两得。

  行测更多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可参看2013年公务员考试技巧手册



互动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