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整体,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但作为个体,不少中国人还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觉得自己活的还是像在半殖民地时代受人家欺负的受害者。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对自己生存的状态有理性的认识,克服狭隘的“受害者情结”。否则,崛起的中国将难以担当与自己的国际地位相称的责任。
这段话谈论的核心意思是:( )
A.中国急需提高国民的个人地位 B.中国人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C.中国人为什么有“受害者情结” D.崛起的中国要承担相应的国际地位
2.经过百年的衰落,南水北调工程也许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次机遇,倒流的长江水再次串联起大运河的主要部分,生气就此显现。一百年来大运河只是在等待一次让它融入新的文明中的机会。大运河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它并不害怕改变,但是如何改变却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
这段话的主旨是:( )
A.倒流的长江水再次使大运河呈现生机
B.历史悠久的大运河已经衰落了一百年
C.大运河如何改变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
D.南水北调工程是改变大运河命运的重要契机
3.晚清时期,封闭的请政府开始设立“同文馆”,聘请外国人教授英语等外语,其目的主要是与列强签定不平等条约时尽可能少受蒙骗。但这种最初严格限定在技术层面的语言修习,却突进到科技、文化、思想乃至意识形态领域,最终引致中国“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语言的交流往往会带来意外的收获,这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期待。
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天真的初衷,意外的结果 B.坏事?有时也会变成好事
C.语言交流能促进社会进步 D.掌握一门外语如同打开一扇窗户
4.蚂蚁是所有动物中最爱寻衅和好战的物种,尤其上以肉食为主的“狩猎蚁”。“狩猎蚁”的外交政策是永无休止的侵犯、武力争夺地盘,以及尽其所能地消灭邻近群体。由于其数量庞大,所以打起仗来,常常争得你死我活,场面十分壮观。特别是在食物短缺时,与其他群体的冲突则会达到高潮。早春时节,群体开始发育的时期,“狩猎蚁”还会袭击其他物种类的蚂蚁,斗争的结果总是以“狩猎蚁”的胜利而告终。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A.狭路相逢,勇者胜 B.枪杆子里出政权(比喻的说法)
C.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D.进攻是最有效的防守
5.自然资源稀缺,产权就非常重要。因为产权明确,人们再也不会超负荷放牧。到发达国家农牧业地区看过的人都知道,分割牧场使用的都是钢丝网,这都是君子界限,堵不住小人。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这种防君子不防小人界限,是最有法律权威的。难怪有一本书说铁丝网是十九世纪人类社会十大发明之一。
下面不符合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的是:( )
A.产权的划分要有法律来保障 B.铁丝网只有在法制社会才起作用
C.法律能约束君子但不能约束小人 D.产权明确可以防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广东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gdgwyw.com/> 参考答案
1、“但作为个人……”表明了材料所强调的重点为个人应调整自己的心态,B选项表达了这个含义,选B。
2、A、B所表达的意思较为片面,比较容易排除。关键是C和D。C答案主要是由“但是如何改变却掌握在现代人的手中”这句话分析得出的,但通观材料,C的含义只是在强调南水北调工程重要历史意义以及现代人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所采取的谨慎态度,并没有与第一句话“南水北调是大运河的最后一次机遇”相联系,显然第一句还是主旨句,所以应排除C,选择D。
3、材料主要谈的是语言交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C、D容易推出,A的概括也较为贴切,但B的概括不准确,我们无法判断这样的初衷是“好事”还是“坏事”,所以B不正确。
4、这是观点概括型的题。A的观点是材料部分内容的体现即只说明了如何取得胜利;B答案的观点扩大了材料的内涵;D答案的观点也只是材料部分内容的概括。C答案通过“狩猎蚁”的生存法则贴切地概括了动物世界的生存规则,所以本题应选择C。
5、从材料中的第三句话“但是在一个法制的社会……”可以推出A答案;“铁丝网”指代一种产权制度,所以B答案也是可推出的;材料的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可以推出D答案;材料中第二句话中“铁丝网堵不住小人”和第三句话中“界线防君子不防小人”并不能推出C答案“法律不能约束小人”,所以本题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