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题作为文章写作的第一大拦路虎,人们常说文章最重要的就是开头结尾,但如果你的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精彩,其余的都是平淡如水,那么你的文章或许能保证稳定的分数,却不能拿到更高的分数,而如果文段中有那么两句承上启下的精彩过渡,相信整篇文章都会显得不一样。在此,广东公务员考试网(www.gdgwyw.com)就给大家整理了申论中必备的开头和结尾。
文化篇
一
1.思想的解放、经济的繁荣,让中国社会的多元性和自由度与往昔不可同日而语。
2.财富积累往往是头号选项,名利双收常常成为终极目标。人们步履匆匆,许多时候却不知道为何向前走;人们追求成功,却难得有暇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结果往往是,没得到不开心,得到了也不见得多快乐。
3.赢者通吃的成功,对大多数人并非福音;金钱统帅的逻辑,更不是生活的理想图景。
4.虽然在发展市场经济的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道远,但诸如此类的问题,已经无可回避地与我们遭遇。
5.为了这个答案,无数人已经上路出发。
6.为时代气质重新定义,我们已经走到了这样的时段。如果说,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脸面和躯体,治理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内部生理系统,那么价值观、财富观、幸福观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
二
1.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
2.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
3.……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4.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也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5.……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
6.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
7.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
8.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
9.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10.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
三
1.“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任何力量都将无法驾驭。”作为人类的共同记忆,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蕴藏着走向未来的答案。
2.xxxxxx指出,坚持正确的历史观,就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
3.“谁都不能对抗历史,因为历史是绝对权力。”以史为鉴、捍卫真相、针砭时弊,如果缺乏基本史实支撑,很容易成为缺乏生命的空壳,甚至成为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
4.解释是自由的,事实是神圣的。用史实发言,一方面需要不畏劬劳、精耕细作;另一方面,也需要树立正确史观、避免不良倾向:
5.一是以“想象化”的方式消费历史。
6.二是以“鸡汤化”的名义轻薄历史。
7.三是以“主观化”的态度曲解历史。
8.凡此种种,让人不禁想起列宁当年所批评的,“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
9.不管何种观点,都要有事实为前提;不论何种热情,都要以史实为基底。
10.对历史怀有温情的敬意,善于用史实发言,坚持用事实说话,这是我们构建正确史观、保持清醒判断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追求真理、捍卫正义的必然之途。
11.著名历史学家托尼·朱特说:“一个国家必须首先有所记忆,才可以有所忘却。
四
1.在信息爆炸、观点多元、文化多样的今天,应该怎么用好历史资源、做好历史传播,真正让历史对时代说话、向公众发言?
2.脱下沉重、刻板、僵硬的外衣,换上轻盈、生动、鲜活的步伐,历史的“轻松”背后是社会进步、思想解放的表现。
3.“泛娱乐化”背后,其实是对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
4.在这样的历史观看来,无所谓真相、无所谓真理,是非成败、高尚卑劣都不过尔尔,真可谓“节操碎了一地”。
5.当历史仅归于娱乐之时,也就是历史被虚无主义绑架之时,这直接瓦解着社会的价值底座、人们的精神信仰。
6.娱乐化一旦过度膨胀,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审美取向感官化,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
7.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这样一种泛娱乐化的历史观,近年来开始弥散到一些肩负讲解史实、传承精神的专业人士身上。
8.这些虽然不是主流,但这种“娱乐”示范,同样会产生“愚乐”效应,尤其是对那些价值观尚未定型、鉴别力还有欠缺的青少年。
9.“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国难娱乐化、国耻戏谑化,这类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0.站在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节点,往回看,百余年沧桑变化的中国近代史,5000多年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史,构建起我们民族最有力的精神底座。
五
1.可是,当我们看手机时,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2.“新集体时代”的心灵,远不应这样贫瘠。
3.飞速发展的搜索技术、不断扩大的社交平台,海量的信息、无界的交流,只需在巴掌大的屏幕上敲击几下就尽在掌握。
4.相比国人曾经熟悉的集体生活,今天的“新集体生活”更加开放、更加自由、个性更加鲜明。在网络的土壤中,即便是荒腔走板的歌声,也可能因触动隐秘的心弦而得到共鸣。只是,这样的个性张扬,虽为文化土层的培育提供了更大空间,却也“既有繁花,亦生稗草”,让互联网文化显得颇为芜杂。
5.面对泥沙俱下的文化洪流,尤其需要澄清自己的文化水源,才能于沙中淘到金。
6.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无法深究的八卦、那些不知所云的感悟、那些似是而非的谣传、那些低俗庸俗的段子,不是丰富了你的生活,反而是把你阻隔在了一个伟大的宝库之外。
7.互联网的丰富,正源于其海纳百川。网络时代独有的文化,可说是一种“新集体文化”。知识之海、观念之海,在每个“集体人”的参与中更显无涯。
8.互联网,网聚人的力量;新集体文化,同样网聚每个人的文化。
9.今天的中国人,尚未走出自身“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又一脚踏进信息时代的洪流,与全世界一起走进“旷古未有之大时代”。
10.告别“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告别“只有一天生命”的短促,走出心灵之“宅”,克服精神之“惫”,培厚新集体文化的精神土层,才能给历史真正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化遗产。
六
1.“朋友,听我一句劝吧:放下手机,走出微信红包的世界,要么骑骑自行车,到阳光里走走,要么读几页自己喜欢的书,约几个好久不见的朋友喝喝茶、聊聊天,随便做些什么……”
2.看着周遭那些面对手机如痴如醉的同伴,不少人感慨,今年实实在在过了个“手机年”。
3.这样的如痴如醉,其实非自今日始。
4.赶潮流的岂止是年轻人。朋友圈里分享健身成果、育儿心得,微信群里晒老照片、老故事、全家福,同样是中老年人“碗里的菜”。
5.那一代人的青春感觉是什么?是少先队、共青团的学工支农,是大杂院、平房区的不分彼此,是艰苦环境中的“同吃同睡同劳动”。一句话,是朝气蓬勃的集体生活。
6.当“生活互联网”取代“舆论互联网”,越来越深地嵌入人们的日常起居,互联网上原本“沉默的大多数”也被唤醒,网络颠覆式地重构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7.问题是,我们是否为这样的集体生活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8.互联网发展之初,上网本是件以自我为中心、非常个人化的“小事”。
9.这样的集体生活,拉近了人们彼此的情感距离,也提升了精神温度。而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喧嚣、欺诈乃至暴戾,也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映射。
10.在超越时空的信息传递、符号表达、情感沟通、利益碰撞背后,网络共同体既包含对价值的形塑、责任的培养,也潜藏诱惑、风险与不确定。
11.沿着时光之河溯流而上,不难体察,集体形态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社会结构。
七
1.“越过长城,走向世界”,这是1987年中国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2.20年来,我们与互联网一起成长,逐渐适应了规则的变化,也不断丰富着规则的内涵。
3.然而,“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
4.生活规则的改变,刷新我们的存在状态,“数字生存”如何才能更有意义?
5.参与规则的改变,再造我们的公共空间,“虚拟社会”如何才能更加文明?
6.传播规则的改变,提升我们的知识储备,“海量信息”如何成为智慧之源?
7.治理规则的改变,要求我们的能力升级,“数字时代”如何回答治理考题?
8.疆域规则的改变,促使我们的视野扩大,“地球村”里如何维护国家安全?
9.无论存在怎样的不确定、不完美,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没有互联网的时代。
八
1.“我们的孩子在拥有广博知识的同时,能否拥有健康的体魄,美好的心灵?”日前,一些教师和家长如此叩问。一己之感慨,何尝不是面向整个社会而发?
2.捡拾近期的一些教育新闻,便可知此问之迫切和沉重。
3.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无数中国家庭都迷上了一档节目——《爸爸去哪儿》,人们羡慕节目里山野乡间的亲子生存体验,触动于“勇敢”、“珍惜”、“感恩”、“帮助”这些在考试重压下变得有些陌生的关键词,却又感叹这样的教育可望不可即。
4.教育是什么?是时候想想这些最为简单也至为重要的问题了,而回答原本也不应复杂。
5.我们之所以在多少年前就提出“素质教育”,不正是期望那些幼小的生命,能在不断的自我认同、自我发掘中自然生长?
6.“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今天的情形却令人忧虑,一些教育者全力以赴的,正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
7.眼下,那些“目中无人”、“六神无主”的教育,会带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国家通往怎样的未来?
8.正是在这样充满忧患的问题视野中,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振聋发聩,“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倡导别有深意。
9.也许有人会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还在富强路上苦苦追赶的中国人,不可强求丰富精神世界、追求灵魂脱俗的境界。这样的认识,与环境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思路何其相似?
10.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说,回归精神家园,回到人性本真,不只是教育领域的事。
九
1.文化品质就是国家品质,文化发展关系国家发展。
2.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路途上,如何提升文化品质,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考题。
3.热闹的“中国年”,投下耐人寻味的文化剪影,从不同侧面折射出国人对春节文化品质的在意与纠结。
4.每逢春节的文化之思,也是高速发展时代中国文化焦虑的一个缩影。物质潮流席卷而来,如何坚守心灵高地?观念世界众声喧哗,如何定位价值坐标?文化产品五光十色,如何摄取精神给养?
5.这样看似宏大的命题,其答案不断在我们身边闪现。
6.拥有怎样的文化生活、文化品质,不仅决定了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影响着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发展水准。
7.恩格斯说过: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有品质的文化,才能成为进步的基点;成色不足、品质低劣的文化,却往往是心灵的枷锁、进步的桎梏。
8.“品质为王”,这是文化发展的不二法门,也是中国文化向上突破的瓶颈所在。
9.如果汉语背后没有文化,文化背后没有思想,思想背后没有精神,这个神话也难免会消失。
10.这一切无不揭示一个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文化品质就是国家品质,文化发展关系国家发展。
11.“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路途上,如何提升文化品质,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考题。